文章来源:《宗教学研究》2021年第4期
摘要:欧阳竟无提出的法相唯识"分宗说"是其最为重要的学术创见之一,也可谓近代佛教史上一大公案,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种种不同的评价。太虚大师从义理旨趣和造论体例、义理立场和教法地位、义理沿革和针对对象等方面,系统地批评了"分宗说",而坚持传统的法相唯识"一宗说"。相较于传统理论,"分宗说"具有创新性,但是在思想内容、思维逻辑等方面有着明显的问题和缺陷,而最根本的原因是基于平面、形式的逻辑,而无法领会立体、辩证的"体用不二"法则,从而导致"分宗说"在"体用二分"与"体用合一"之间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