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第一届应用哲学论坛:游戏哲学”学术会议圆满举行
2022-02-05 16:05  

1月15日,由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主办、厦门大学游戏哲学研究中心协办的“第一届应用哲学论坛:游戏哲学”学术会议以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在湖南师范大学红楼举行。



本次会议为全国首次围绕“游戏哲学”展开的专题学术研讨会。近年来,随着数字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游戏已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不可忽视的部分,引发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此次会议从多重角度对游戏所触及的主要哲学问题进行了专深探讨。会议主题包括游戏的定义、游戏的认知机制与成瘾性、游戏伦理、游戏与社会、游戏与教育、游戏与文化、游戏的文艺批判等。

开幕式上,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院院长、哲学系主任向玉乔教授强调从哲学视角出发探索游戏的价值、反思相关理论问题与社会问题,并对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与会专家学者的光临表示诚挚欢迎。



本次会议共设16场学术报告,来自湖南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伯明翰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以及株式会社时渊游戏等公司的专家做了专题报告和研讨。



闭幕式上,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朱菁教授致辞,他充分肯定了此次会议的开拓性价值,并提出了对未来游戏哲学发展的期望。至此,“第一届应用哲学论坛:游戏哲学”学术会议圆满结束。



附:会议发言人及主题

巫东霖(中山大学):Suits 游戏定义扩张和规范性约束

万丹(湖南师范大学):游戏社会价值的探讨与推广研究

陈泽伟(株式会社时渊游戏):浅谈游戏的基本性质与构成

黄远帆(上海交通大学):游戏价值论

徐嘉玮(厦门大学)/黄子瑶(中山大学):论游戏中的自我

李孟祺(University of Birmingham):Why we still play and research on Tetris in the year of 2202?

章含舟(清华大学):何种“魔圈”?——对齐默曼观点的澄清与批评

叶文浩(深圳大学):玩家的“假意虚情”:基于韩炳哲思想的游戏情感体验探讨

伍素(中山大学):浅析流行游戏日常特征与游戏特征的平衡—— 以狼人杀类桌游为例

詹好(厦门大学):游戏的自由度

张含(湖南师范大学)游戏作为哲学思想实验的手段——以《最后生还者》为例

林书羽(厦门大学):玩家的经验——半主观影像与分裂

林哲(厦门大学):语言游戏的文化差异性与认可度研究

肖允(上海体育学院):如何鉴别“好游戏”?

张娅(贵州大学):儿童哲学与自在之“玩童”

彭天笑(University of Southampt):Board game as a narrative form of history:a case study of Twilight Struggle


(通讯:张含)



关闭窗口
TOP